泉州:特殊的存在

时间:2022-09-11 17:00:00 | 浏览:1377

文 / 人猿泰山在中国的历史文化版图中,泉州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泉州本来有高调的资本,但他却偏偏很低调,因为泉州能够称得上对世界有所影响的城市。现在,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泉州号称“佛国”,有着“世

文 / 人猿泰山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版图中,泉州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泉州本来有高调的资本,但他却偏偏很低调,因为泉州能够称得上对世界有所影响的城市。现在,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泉州号称“佛国”,有着“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泉州也是经济强市,连续22年雄踞福建榜首,也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并创造“晋江模式”。

但其存在感与“文化失语”与其现实状况和历史地位极不相称。泉州体系性地把唐代以来的传统思想文化传承下来并保存至今,但却名声不显。

7月底,“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低调的泉州“被迫”再次进入大众视线。

特殊的地缘

泉州,是一座写满海洋记忆的港口城市。

福建因山脉分割出众多地区且构成闽文化的成分和来源复杂,福建省内各地方言民俗、文化传统各自迥异,甚至在每个区域内部,都能细分出众多不同。

所以,只有搞清楚八闽大地之谜,才能还原一个真实清晰的泉州。

“福建”在很长一段时间,与其息息相关的字,叫做“闽”。先秦时,东南沿海一带众多土著部族统称为越,即百越。而生活在今天福建地区的部族则被称为闽越。

乱世入闽,盛世出洋。自汉、晋开始的历次人口南迁,则是闽文化发展的漫长进程。历朝历代入闽的移民,以避乱为主,亦有流放或戍边之因。到两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整体南移,福建成为“东南全盛之邦”,“八闽”的人文地理概念开始形成。

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使福建人地矛盾日渐突出,而福建及泉州更是以“八山一水一分田”闻名天下。耕地少,人口越来越多。最终的结果只能迁徙,而去处只能是向海。自秦朝设立闽中郡开始,泉州这片土地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开始制造舟楫,渡海谋生。晋室南迁使中国的东南逐渐得到开发,而此时阿拉伯帝国正在崛起。不断有船队前往东方,收购丝绸、瓷器等手工艺品。与民间活动相呼应的是,从五代及至宋元,历代政权对海洋贸易的鼓励繁荣了泉州的航运。因此,宋以后向海外迁徙便成了福建人的传统。时至今日,福建还流传着“门字里面一条虫,跳出门外便成龙”的说法。

福建山势蜿蜒,而泉州地处福建省南部,北承福州,南接厦门,海岸线曲折,有多处天然深水良港,没有寒冷的冬天,具有成为贸易重镇的种种必要素质,注定了它是一座海洋文明突出的港口城市,泉州的崛起可谓占尽了天时。

北宋时,政府在泉州设立市舶司,泉州作为官方贸易港口的地位正式确立。南宋统治中心南移,泉州的地位与日俱增,号称“涨海声中万国商”,到了元代,泉州港的海外贸易走向巅峰。

所谓靠海吃海,对温饱的追求让泉州人对所谓“农本商末”的说法嗤之以鼻,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世界联结在一起,一切看起来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相比福建其他地方,泉州人出海,特别是下南洋更猛,他们以海上贸易为生,在掌握大量财富的同时,在海外具有很强的势力。或许是因为闽文化本身的内敛性特点,泉州人对外依靠宗族和帮派支持,更容易抱团自成一体,并做大做强。

特殊的文化

长期以来,泉州远离中原王权,偏处东南沿海一隅,颇有几分“遗世独立”的感觉,山川地理、人文风貌都独树一帜。

历史上中原汉族多次南迁入闽,重要的落脚点就是泉州。泉州也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在保留原汁原味中土文化基因基础上,成为闽南文化及闽南语的源头。

泉州作为著名侨乡,是闽南人的精神文化高地,至少是海内外数千万闽南人的精神文化故乡。

作为千年古城,泉州多元、开放、包容的传统基因,塑造了这座城市生动多彩、充满活力的社会风情和文化面貌。

泉州有着源远流长的海洋文化。宋元时期泉州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同时期地中海的亚历山大港齐名,其实泉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世界第一大港。直到明初贸易政策的改变,且市舶司迁往福州,才导致泉州的辉煌逐渐谢幕,淡出国际视野。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泉州德化,这是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齐名的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在宋元销往海外的中国瓷器中,德化瓷是最早大量外销的中国陶瓷,不仅成就一个专有名称——“中国白”,还成就“China”一词最早的含义。

泉州因海港商贸而兴起,当时港内帆樯林立,商贾如云,那些满载中国货物的商船最终到达阿拉伯半岛或东非海岸,这便是海上丝绸之路。泉州也因此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成为中国千年海洋文明的最佳展示窗口。

泉州因贸易的繁荣汇聚着来自今天南亚、伊朗、阿拉伯甚至东非的商人,航船漂洋过海带来世界各地的商品,也带来了世界各地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在泉州落地生根。

泉州头顶“世界宗教博物馆”在海内外名声远扬,三步一庙,五步一堂,包容与开放展现了泉州面对文明交流碰撞的真实境况。伊斯兰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种宗教在泉州比邻而居,各自生存发展,相安无事,共同承载港湾城市的虔诚、信仰和孤独。丰富的宗教图谱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融会到这座吐纳天下奇货的城市中。即使到现在,当代的物质风貌与其日常生活也从未割裂。依托于海洋,藏身于市井,泉州居民生活本身就有着某种怀旧的调性,烟火气息浓厚,使泉州成为一座流动的历史博物馆。朱熹也曾经说这里是佛国、满街是圣人。

有一句话是“西安在地下,泉州在地上”。泉州的文化和历史得以留存,别于其它城市新兴经济和过热旅游业的开发,整座城市都酝酿着厚重的文化。据媒体报道,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产生并留存至今的一系列文化遗产,分布于以今天泉州城区为核心的泉州湾地区。它是一个跨山海、通城乡、贯古今的遗产谱系。城中的核心地标是位于西街的开元寺双塔,从开元寺到文庙皆是为历代官方所推崇或承认的涉及宗教、政治、教育和经济场所;更为可贵之处在于,泉州体系性地把唐代以来的传统思想文化传承下来并保存至今,这些散落的遗产在泉州还活着!

特殊的商业

谈泉州,不得不说闽商这个话题。

明清以降,中国以地理文化差异形成如晋商、徽商、粤商、浙商等众多商帮,到今天,这些商帮仍在对中国的商业文明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泉州等沿海地区与其它商帮不同,他们并无太多商业资源,贫瘠之地背景下的生活压力使他们行走天下,少有故土乡情束缚,敢于冒险,更具开拓意识。泉州人更是将闽商生猛胆大的一面发扬到了极致。

长期身处世界第一大港的特殊文化环境,使泉州人敬奉祖先,并以此团结宗族,在艰难的开拓中同享收获、共担风险,极易在海外落脚。

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闽商,向海而生的闽商对中国乃至世界商业文明的影响可谓深远。特殊的商业天赋与外出打拼精神,形成了泉州人的海商传统,“七分靠打拼”道不尽泉州人闯荡四海的豪情。泉州人自古出洋,他们不信天命、不安现状、注重效率、敢于冒险,性格上也更为热情豪爽。

多年后,纵然不复当年那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泉州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机遇。改革开放使民营经济在泉州大展拳脚。今天的泉州,拥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经济和文化上都在福建占据强势地位,这与泉州及闽南人的文化性格密不可分。一方面是泉州人血液里流淌的商业野性使得他们比一般人敢于尝试和冒险;另一方面则是泉州文风鼎盛的优势传递,形成今天泉州商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的泉州虽然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但依然是中国东南商业活跃之地。泉州以870万常住人口,GDP领先福建地市已20多年,并在2020年进入“万亿俱乐部”。以晋江、石狮为代表的轻工业制造高度繁荣,并打造出全国闻名的“晋江模式”,推动着整个福建民营经济的发展。

石狮鸿山电厂

但泉州文化具有很强的内敛性。宠辱不惊,成为泉州的主旋律。网络上调侃为“佛系”泉州,谦逊低调,百折不挠。造成的结果就是“不会讲故事” “存在感”薄弱,以致知名度比不过福州和厦门,当然,造成这种结果还与泉州“县强市弱”有着很大的关系。

2020年全国38个千亿县中,泉州占其三,晋江、南安、惠安经济总量占整个泉州将近一半。而泉州各区县中,晋江一骑绝尘,最近引来广泛关注的鸿星尔克及安踏、特步等就来自晋江,被誉为“中国鞋都”。民营经济与县域强大长久不衰,使得泉州商人具备领天下风气之先的胆识,泉州一直在普通地级市的队列里“默默”打拼。

泉州向何处去

6月底,《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同意,要求“以推动福州与周边城市协调联动、提升都市圈整体发展水平”,并有力支撑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福建强省会战略下,福州做大做强毋容置疑。对标兄弟城市,泉州经济总量面临追赶迫近反超的严峻压力,更亟需解决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引领性重大项目生成接续等问题。

一直以来,福建是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市为引领,但福建人口少发展晚,福州是省会,厦门是副省级市、经济特区,泉州的地位始终很尴尬。

可以说,泉州今天再次走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习惯于“单打独斗”的泉州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福建“十四五”规划,“支持福州、厦门、泉州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发展‘引领极’”,打造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两极,以中心城市引领,实现空间、人口、经济规模倍增式跨越,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发展引擎。

而泉州的思路是“举全市之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丝名城、制造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

其实对于泉州制造业强市无需多言,转型升级是所有中国城市都正在努力突破的问题,对于以轻工业为主的泉州,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并且民营经济是支撑泉州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拥有更灵活的机制。当前,泉州企业通过机器换工,正实现从人工车间到智能车间的转变。2020年,泉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0.3%。可见,无论何时,工业都是泉州的强项。而泉州也立志要成为全球新制造重要基地,成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转型升级的先行示范。

不过现在泉州的问题是制造业大而不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支撑不够,中心城区集聚度不高。

根据规划,泉州正构建“一湾引领、两翼齐飞、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以此拓展城市及区域产业空间布局。

但从泉州的产业结构来看,2020年三次产业比例为2.2:57.2:40.6,二产占绝对优势。一直以来,由于泉州山岭地形使人口难以大规模集聚,人口分布相对均匀,服务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特殊的背景下需要泉州具有扭转时机的“巧劲”。

文旅就是泉州的一张“硬派”。

因为泉州要想在内循环的大背景下抢占制高点、掌握话语权、搭建新平台、开创新时代,就必须把自己的文化故事讲好,这样才能在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中支撑“泉州造”市场话语权。

更重要的是泉州海丝文化与闽南文化两大品牌,具有权威性、唯一性和排他性的特点。面对丰厚的文化积淀,泉州要真正摆脱“文化失语”的困境,就需要让世人重新认识泉州。一夜爆红的鸿星尔克就证明了品牌的内在价值和文化是何等重要。

目前,泉州的人文资源优势远未充分发掘出来,根据泉州“十四五”规划,要充分发挥海丝优势和潜力,“提高城市文化辨识度,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以‘世界古城’、刺桐古港建设为纽带,持续推动古城复兴、古港振兴。”只有将世界级文化名片做好,才能更加迅捷地构建近悦远来人才环境,在创新时代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造就更多的商业奇迹,重现泉州千百年前的绝世芳华。

相关资讯

泉州一大爷爱上保姆,立遗嘱赠房产后,保姆换锁失联

N海都全媒体记者 董加固 通讯员 安法宣电视剧《都挺好》中,苏大强喜欢上自家的保姆,非要跟她结婚,最后又哭又闹把房都卖了去找蔡阿姨,结果被轰了出来。近日,泉州安溪法院审理了一起老年人的离婚纠纷案,案件中陈大爷的遭遇,跟剧中苏大强有点类似,。

泉州这三个片区启动征迁!另有12块地块成功出让……

为落实市委“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部署,加快做大做强中心市区,日前,丰泽区陆续全面启动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三期、丰泽—后坂片区城市更新项和东海后渚莲垵及周边片区项目的征迁工作。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总体鸟瞰意向图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三期项目位于清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在南安举行

7日,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在福建泉州南安市开幕。展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设3个线下展馆,共471个标准展位,其中在大陆台资企业展位232个。本届“农订会”设立了农旅文创、招商引资、政银企对接等展区,为参展台企在

这就是我们爱拼敢赢的泉州

开春伊始,泉州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疫”大考。从疫情发生,到全域降为低风险、出行码“摘星”,前后40个日日夜夜坚守及抗击,这座“爱拼敢赢”的城市,上下齐心,谱写了一首同心抗疫之歌。而今,当复工复产复市复学的车轮再次滚动,城市在短暂“慢行键

从中国到世界,泉州两千年如何走过

编者按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泉州,古称“刺桐”,至今拥有星罗棋布的文物遗址和依然鲜活的传统民风。让我们来到“东方第一大港”的黄金时代,重

泉州丨“闭眼出片”的8个绝美景点

收录于话题以下文章来源于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作者海丝泉州 海丝泉州文旅之声【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的古城·活着的古城”欢迎您~打卡清单 | 泉州“闭眼出片”的8个绝美景点!人间处处是风景The road of travel

福建泉州:“十四五”时期下决心调整行政区划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1月16日,福建省泉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市长王永礼作了政府工作报告。1月17日,泉州网摘登了政府工作报告部分内容。其中,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部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对接落实全省‘

泉州,一座很不容易的城市,用13年时间前进9名,成为全国二十强

泉州,位于闽南地区北部,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繁荣于宋元时期,被联合国认定为唯一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户籍人口约为760万人,常住人口接近880万人,2020年泉州GDP为10158.66亿元,经济总量连续22年排在福建第一。泉州是一座很不

中国行政区划——福建泉州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下辖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12个县级行政区。☞福建省下辖地级市市辖区: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县: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金门县县级市: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泉州市行政区划图福建省行政区划图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泉州

郭宁任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并代理区长职务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6月30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6月29日,泉州市洛江区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六次、四十七次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蔡永生主持会议,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新平、林坤聚、何雄峰参加。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谢卫东,区委常委、组织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永州新闻头条网金丝玉网兼职悬赏猫迈阿密游记橘子品种科普网生肖狗运势网恒山旅游攻略西点蛋糕烘焙网射手座星座网速度与激情10影评网萧氏免费取名网沙漠探险奔驰迈巴赫汽车网草莓种植网美食菜谱网
泉州新闻资讯网是福建泉州地方新闻资讯网站,为广大泉州本地用户提供丰富的泉州新闻、包含泉州财经新闻、泉州新闻网今日头条、泉州健康生活资讯、福建新闻今日头条、泉州理财资讯、泉州教育资讯、福建省新闻网最新消息、泉州体育等焦点新闻和本地泉州新闻,泉州新闻资讯网努力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
泉州新闻资讯网 91799.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