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源:泉州网台海网7月22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据市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告》,10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泉州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人民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实现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地级市四强、...
来源:泉州网
台海网7月22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据市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告》,10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泉州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人民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实现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地级市四强、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创新创业的历史性转变。
GDP比1949年 增长1521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泉州近代民族企业出现。20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华侨资本的回归,泉州地区发展起工商企业几十家,工人阶级队伍逐步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泉州建立地方组织奠定了阶级基础。但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和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泉州经济遭重创。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泉州地区生产总值(GDP)仅为1.33亿元,人均GDP仅为61元。农业生产停滞,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2亿元。工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城区工业设备仅有380千瓦的发电机1台、简易小机床12台、锯木机2台、制冰机2台、发动机24台、织布机80多台。商业贸易萎缩,全市工商业税收仅605万元。交通方面,全市能勉强通车的公路仅218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在泉州各级党组织带领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到2020年,全市GDP10158.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1521倍,年均增长10.9%,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也是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产业从结构单一到百业兴旺
泉州逐步走上工业强市道路。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1949年的62.4∶9.0∶28.6,调整为1978年的38.6∶32.8∶28.6,直至2020年的2.2∶57.2∶40.6。1985年,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比重,完成了由“一二三”到“二一三”的历史性转变;1993年,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过半,达53.3%;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40%。
农业由单一结构向多种经营转变。2020年,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渐提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由改革开放前的占绝对主导地位下降至38.5%,畜牧业和渔业比重分别达27.2%和30.5%,农业生产逐步多元化。
工业经济向制造大市、制造强市迈进。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只有2322万元,202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超2万亿元,稳居全省首位,在全国各城市中排在第7位、地级市中排在第3位。2020年,泉州工业增加值达5120.69亿元,占GDP比重由1952年的4.3%上升到50.4%,是全省唯一工业占比超50%的设区市,建立涵盖37个行业大类、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石油化工、机械装备、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电子信息和纸业印刷九大千亿产业集群。
服务业领域持续拓展。194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仅有0.38亿元;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2020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123.91亿元,占GDP比重创历史新高,1952年-2020年,年均增长11.3%,比同期GDP增速快0.2个百分点。
初步形成海湾型 城市发展格局
其他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同样取得显著成绩。
城市化加速推进。1949年至2020年,泉州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由6平方公里,扩展到159.41平方公里,环湾建成区面积达23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海湾型城市发展格局。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878.23万人,比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增加635.31万人,年均增长1.9%。
人民生活极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24元,增加到5096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75元,增加到23459元,城乡收入比由1978年的4.32,缩小为2020年的2.17。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1.7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793.80亿元,年均增长20.7%。(记者 蔡紫旻 通讯员 陈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