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申遗成功:开满刺桐花的小城,曾是世界的十字路口

时间:2022-09-11 17:21:52 | 浏览:589

旅行家的“刺桐印象”元朝初年,马可·波罗游历了泉州,通过游记,把“刺桐印象”带回了欧洲。他写道 :“刺桐城的沿海有一个港口,船舶往来如织,装载着各种商品,驶往蛮子省的各地出售。这里的胡椒出口量非常大,但其中运往亚历山大港以供应西方各地所需的

旅行家的“刺桐印象”

元朝初年,马可·波罗游历了泉州,通过游记,把“刺桐印象”带回了欧洲。

他写道 :“刺桐城的沿海有一个港口,船舶往来如织,装载着各种商品,驶往蛮子省的各地出售。这里的胡椒出口量非常大,但其中运往亚历山大港以供应西方各地所需的数量却微乎其微,恐怕还不到百分之一。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

除了港口规模之宏大,马可波罗还在泉州一带,看到了一幅那个时代的国际化图景。

德化的瓷器正在按照国外的订单成批地生产,它们物美价廉,用一个威尼斯银币就能买到8个瓷杯;埃及人带来了白糖生产技术,使得永春成为了一个热闹的糖业中心;在泉州的街市上,文身师技艺精湛,有许多人特意从印度来到这里文身。

《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 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2年3月。

在马可·波罗之后的几十年里,来到泉州的,还有同为旅行家的伊本·白图泰,以及罗马教皇派遣到泉州的主教安德烈·佩鲁贾。

伊本·白图泰写道:“刺桐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甚至可以说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我看到港内有百条大船,至于小船,可谓多得不可胜数。”

他还在印度洋沿岸发现,来来往往的多数是中国船只,其中有些大型中国海船高达4层,在船上工作的海员多达上千人。这些大海船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在泉州制造并出洋的。

安德烈·佩鲁贾在寄回欧洲的信里,由于身份的原因,着重提及了当时泉州的宗教情形。他写道,一个富有的亚美尼亚妇人,在刺桐城里捐资修建了一座大教堂,还捐资维持教堂的开支。他说,他作为传教士,可以在这里自由传道,这座城市里还居住着来自世界其他各国的侨民,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信仰,比如有不少犹太人生活在泉州,他们一直信仰着犹太教。

与马可·波罗和伊本·白图泰不同,安德烈·佩鲁贾不是这座城市的过客。

1332年,安德烈·佩鲁贾在泉州去世并葬在泉州。他的墓碑如今保存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并曾在1992年的意大利热那亚世博会上展出。

曾有一个“泉州时代”

马可·波罗等人,是在泉州港的鼎盛时代来到这座港市的。

由于泉州在宋元时期的重要性,研究中国海洋史的台湾学者李东华,以“泉州时代”,来指代中国宋元时期的海外交通史。

1087年,可以说是这一时代的开端。这一年,北宋在泉州设立了管理海洋贸易的机构市舶司,相当于现代的海关。

这标志着泉州成为了当时中国最为重要的海港之一,也是它走向极盛的转折点。

在什么时候泉州超过了广州,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港?关于这一点,学术界一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北宋末年,泉州港的贸易量已经和广州港不相上下,而完全取代广州港成为全国最大港口,则是在宋末元初;第二种说法认为,到南宋初年,泉州港的贸易量才与广州相当,到了元代,泉州港才超过广州港,成为中国第一大港。

以上两种说法,虽在泉州港取代广州港的时间点上存在差异,但都认为泉州港在宋元时代的中国,是最具代表的海港。

而且,泉州港在这一时期的崛起,其意义不亚于港口之间的地位更替。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吴象婴 / 梁赤民 / 董书慧 / 王昶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著《全球通史》中写道:“宋朝期间,中国人在造船业和航海业上取得巨大的进步,12世纪末,开始取代穆斯林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蒙古人征服中国,建立元朝后,中国的船只体积最大,装备最佳;中国商人遍布东南亚及印度港口……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也值得注意,它表明这一时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泉州港既然在这么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跃居中国最大港的地位,那么它在世界性海上贸易圈的枢纽地位显而易见。因此,当马可·波罗和伊本·白图泰见到泉州港时,无怪乎他们发出那样的惊叹。

通常来说,一个海港要成为超级贸易枢纽,往往需要广阔的腹地作为支撑,比如秦汉以来的广州港,又比如在近代崛起的上海港,它们都有着巨大的辐射范围。

相较之下,泉州港的崛起,像是一个奇迹。它是如何在宋元时期成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呢?

在中国的古港中,泉州港其实是一个后起之秀。在南朝梁代之前,泉州港不见于史籍记载。在秦汉时期,今泉州一带甚至是中原人士眼中的蛮荒之地。

而且,打开地图,我们就可以发现,福建三面环山,一面向海。这种地理特征,使得福建在现代铁路、公路兴建之前,与各地的交通都极为不便。这也导致,在中国的各个省份中,福建是开发很晚的一个。

一直到晋代,由于中原战乱,衣冠南渡,福建才迎来第一次移民高峰。在此之前,秦统一中国时,秦军并没有进入福建,秦始皇只是在今福建一带设立了名义上的闽中郡,不是指派郡守治理而是由当地的部族首领继续治理。汉武帝时,朝廷指派的军队第一次进入了福建,但汉武帝的做法是“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这就使得,福建曾长期游离于外,汉人对福建的开发,不仅晚于今辽宁、两广,甚至晚于大西南的云南和大西北的新疆。

唐末至五代,由于北方的战乱,福建迎来了第二次移民高峰。人口的激增,以及相对安定的环境,使得福建后来居上,泉州也开始成为一处重要的海港。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前馆长王连茂认为,对泉州而言,公元10世纪可以说是一个“吉祥的世纪”。在这一时期,北方虽战乱频仍,但泉州成功地通过海外贸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泉州港的崛起,与那时中国经济版图从北到南的整体位移这一趋势,是一致的。

北宋时,朝廷设市舶司于泉州,可以说是对泉州港贸易地位的追认。

如果仅仅得益于这个整体环境的变化,泉州尚不足以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毕竟,这种整体环境的变化,同样会影响广州等港口。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失去了大片疆土后,宋室也失去了大量的税收,急需通过海税来弥补亏空。如宋高宗赵构所言:“市舶之利,颇助国用。”

在这种情况下,南宋朝廷开始着力提升泉州港的重要性。它被选中的的一大原因在于,泉州恰好处于南宋海岸线的中间位置,距离杭州比广州近,距离前来贸易的阿拉伯商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商人,又较宁波为近。

泉州港也满足了南宋朝廷的期望。在宋高宗绍兴年间,泉州市舶司的税收增加了5倍,达到每年近百万缗,占到了南宋朝廷年财政收入的五十分之一。

这是属于泉州港的高光时期,也是属于整个福建的一个繁盛时代。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冀朝鼎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6月。

经济学家冀朝鼎在《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一书中统计,在两宋时期,浙江一带兴修水利302次,广东为44次, 福建则多达402次。在农业这个基础之上,那时的福建,是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以及茶业、瓷业、冶炼业和造船业等多个产业的中心。

在文教方面,那时的福建也一枝独秀。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出生在福建,治学、讲学在福建,另据美国汉学家贾志扬(John W.Chaffee)统计,两宋进士共有28933名,其中福建路(今福建)的进士为7144名,约占全国总数的24.7%。这一数字,远超排名第二的浙东路(今浙江大部)4858名,以及排名第三的江南西路(今江西)3861名。

不过,在繁盛的另一面,则是沉重的税负、劳役带给民众的巨大压力。两宋时期,福建官员多次向朝廷报告一个现象,由于在税负、劳役之下无力养育子女,福建民众“生子多不举”,也就是在生下孩子后溺婴、弃婴。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朝廷下诏: “福建路有贫乏之家生子者,许经所属具陈,委自长官验实,每生一子, 给常平米一石、钱一贯, 助其养助。”意思是说,朝廷开始发放生育津贴,以应对频发的人伦惨剧。

宋末元初,泉州港虽经历了战乱,但得益于元代对海外贸易的鼓励,泉州港不但从战乱中恢复,而且保持了繁盛之势。

到了明初,泉州港迎来了致命一击。

明太祖朱元璋厉行海禁,他认为:“尽力求利,商贾之所为;开边启衅,帝王之深戒。今珍奇之产,中国岂无?朕悉闭绝之,恐此涂一开,小人规利,劳民伤财,为害甚大。”

海路就此闭门,泉州港也在日复一日的淤塞中,彻底地从历史中消失了。

泉南佛国”石刻(《刺桐城: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作者王铭铭摄于2004年)

重新发现“刺桐港”

当泉州港退场的时候,它在欧洲却成了一个传奇。

大航海家哥伦布曾经很认真地研读了《马可·波罗游记》。去繁华的“刺桐港”带回财富,是他远航的一大动力。结果是他发现了美洲却误以为就要到泉州了,而且写下日记:“很肯定,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大陆了,离刺桐和京师一百里格(注:一种长度单位,约为5.556千米)上下。”

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曾说:“16世纪流行的这样一个词可以让人记起刺桐曾经的辉煌:第一时期的西南季风当时被称为mavsin-i(Zăītūnī),即‘刺桐季风’。”

在15世纪、16世纪之交开启的大航海时代,掀起了第一场全球化的浪潮。明末,朝廷迫于时势,开放了位于漳州九龙江入海口内的月港,此后由于月港湾多水浅等原因,位于九龙江入海口外的厦门港迅速崛起,成为福建最大的海港。来自美洲的白银,如流水一样通过月港、厦门港涌入中国,大量的中国丝绸和瓷器,从月港、厦门港运往东南亚再转运到欧洲,在欧洲引起了一场长达百年的“中国热”。

但是,明清两代,在五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失去了“东方大港”地位的泉州港,往日光辉也逐渐无人提起,甚至,它被人们普遍地遗忘了。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学术界围绕一个话题争论不休:“刺桐港”在哪里?

这时,马可·波罗笔下那个富庶、美丽、如神话般存在的“刺桐港”,已经成了一个谜。

很多学者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投入这场论争。有人认为,刺桐港指出的是泉州港;有人认为,应该指的是漳州月港,还有人认为,应该指的是扬州或者杭州。

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

一直到一百年前,谜底才得以揭开。

刺桐,泉州市的市花(图片来自纪录片《重返刺桐城》)

当时,日本学者桑原陟藏的名作《提举市舶西域人蒲寿庚之事迹》问世。他采用注释考证的方法,指出“Zaitun 为中国古时第一商港,而征之汉籍,宋末及有元一代,沿海商港,无一能及泉州。”

1926年,厦门大学的学者张星烺、陈万里等人前往泉州,考察文物古迹。他们均认同桑原陟藏的说法。

1935年,时任北平辅仁大学教授的汉学家艾克(G.EcKe),与时任巴黎东方语言学校教授的汉学家戴密微(P.Demieville),合著了研究泉州开元寺东西塔的著作,题为《刺桐双塔——中国晚近佛教雕刻之研究》,由哈佛大学列为“哈佛——燕京研究院专著系列”第2 卷出版。

1956年,可证明“刺桐港”即是泉州港的实物证据——艾哈玛德墓碑在泉州被发现。墓主的孩子阿含抹用阿拉伯文清晰地记载,其父“死于艾哈玛德家族母亲的城市——刺桐”,显示其先人娶了泉州女子为妻,并在泉州繁衍生息。至此,“刺桐港”在哪里这一迷雾,彻底拨开了。

如今,刺桐树在泉州里,处处可见,这是一种生长得十分热烈的植物,花开似火,明艳动人。

作者 | 何书彬

编辑 | 李夏恩、申婵、罗东

校对 | 陈荻雁

封面图来自纪录片《重返刺桐城》(2020)。

相关资讯

世界第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成2020年全球最繁忙机场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今天获悉,在全球发生疫情的特殊情况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2020年旅客吞吐量在全球机场的排位位居第一。根据2019年度全球客运前20名机场已经公布的数据,就202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表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目前高过世

大剧透!小布带你探秘白云机场T2航站楼!世界级巨无霸枢纽真的要来了

好消息!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正式启用在即!新航站楼长啥样?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小布提前探营T2航站楼,马上为你揭开他神秘的面纱~↓↓↓提前探营T2航站楼T2航站楼位于1号航站楼的北面,保留了“白云”主题的弧线形主楼、人字形柱及张拉膜雨篷等特有元

世界级巨无霸枢纽要来了!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show大鹏展翅!

白云机场有新"面孔"啦~广州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钢结构网架现已全面合拢,外部工程基本完成。新航站楼有什么新面孔呢?容量为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新建办票值机柜台292个,登机桥92座,建筑面积超62万㎡。 停车楼22万㎡, 车位1556个

盘点红酸枝的世界分布,预测红酸枝的下一个宝地会是哪里?

红酸枝是今年人们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因此交趾黄檀刷新了价格高度,更大的原因是东南亚的红酸枝已经靠不住了,需要另辟蹊径。看似很平凡的红酸枝,慢慢也变得稀缺,未来的红酸枝该何地取材? 在世界的范围内,红酸枝分布的不多,仅在东南亚以及美洲地区有

带你了解世界名木—红木“四爷”巴里黄檀(红酸枝)

巴里黄檀(Dalbergia bariensisPierre ex Prain)隶属于豆科(Fabaceae),黄檀属主产于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和老挝,在红木木材市场上,巴里黄檀的俗称是花酸枝,简称花枝。在红木市场上,大部分厂家将它标注

近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看完这几张图,最后一张,让人辛酸

本文原创,版权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在我国,近视数量高6亿,几乎占据总人口的二分之一,而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已高居世界榜首。其中,我国初高中生以及大学生的近视率已经大于70%,这个数据还在陆续上升,而且趋近于小龄化,七八岁的儿童,已经开始

我国近视患者已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山西太原,中小学生在山西省眼科医院排队检查视力。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河北邢台,小学生在做眼保健操。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浙江杭州,暑假期间浙医二院眼科中心人山人海,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做视力检查。光明图片/视觉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

世界爱眼日丨我国青少年近视率超50%,户外运动可延缓近视进展

图/IC photo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10月14日是世界爱眼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

世界视力日:保护青少年美好“视”界

10月13日是今年的世界视力日。专家指出,近年来,青少年儿童近视、弱视、斜视等眼病高发,威胁儿童眼健康,亟待引起重视。保护青少年儿童视力需要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形成合力,构建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网。“儿童近视低龄化趋势让人担忧。”中南大学爱尔

【世界视力日】爱护你的眼睛

世界视力日或称世界视觉日(World Sight Day),活动始于2000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盲协会共同发起,日期为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世界视觉日为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导,结合国际防盲组、国际狮子会、奥比斯等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今日宿州月子中心品牌网母婴品牌网谜语大全网意大利旅游网海尔智家A股杜康酒股票行情网英国旅游网三明今日新闻网今日哈尔滨天天基金行情网口子窖A股中山新闻爆料网凡拓数创股票交友征婚信息网长沙交友相亲网宜春今日新闻网南昌头条新闻网张姓女孩名字大全王者荣耀游戏网东方航空股票三亚婚纱摄影网武汉新闻头条网美腾科技股票今日太原咸宁新闻爆料网湖北旅游网丽江旅游网儿童玩具批发资讯网江门新闻媒体网
泉州新闻资讯网是福建泉州地方新闻资讯网站,为广大泉州本地用户提供丰富的泉州新闻、包含泉州财经新闻、泉州新闻网今日头条、泉州健康生活资讯、福建新闻今日头条、泉州理财资讯、泉州教育资讯、福建省新闻网最新消息、泉州体育等焦点新闻和本地泉州新闻,泉州新闻资讯网努力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
泉州新闻资讯网 91799.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