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17:37:20 | 浏览:1181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月9日讯(记者 何金 李向娟)记者从泉州“两会”上获悉,泉州新一届政府已布局了2022年的主要工作和目标——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第一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7—7.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5—3%,工业增加值增长7—7.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5—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6.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出口总额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是聚力扩量提质增效,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势,谋划建设环清源山科创走廊、泉州科学城。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以上。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实施“绿色数字技改”专项行动,加快纺织鞋服、建材家居、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推广数字化生产线120条以上,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1000家以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好新基建新经济基地,力争新落地项目90个、总投资200亿元以上。创新发展第三产业。滚动实施服务业百大项目,加快建设东海总部区。开展“项目攻坚2022”。实施在建重点项目633个,完成年度投资1700亿元以上,确保开工、竣工重点项目100个、90个。
二是聚力统筹一体发展,不断提升城市能级。提速建设做强中心市区。实施“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加快建设高品质“两江一湾”海丝新城,多维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不断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实施“聚城畅通”专项行动,全力贯通一重环湾快速路,开工通港东街快捷化改造项目,加快刺桐大桥南节点改造。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组建城市运营集团,逐步推行环卫、市政、园林等一体化管理,打造“一路一特色”精细化示范街区。推进区域同城化发展。统筹推进南翼、北翼和西部区域发展,支持南安北部新城、安溪“大三环”、永春“东拓西进”和德化大城关建设。深度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确保兴泉铁路建成通车、福厦客专泉州段完工验收。
三是聚力整镇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强特色现代农业。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新建高标准农田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年末生猪存栏86万头。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规划建设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农业产业强镇3个、“一村一品”专业村40个,力争十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增长8%。
建设宜居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完成75%以上应编村规划编制,打造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30个、精品示范线5条,创建整镇推进“五好”乡镇21个。实施镇域中心建成区裸房“存量清零”。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和村庄清洁行动长效机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规范农村建房管理,实行乡村治理“积分制”,全面推广农村“三资”监管平台。落实“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村兴民富增收工程。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
四是聚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拓展改革开放空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专项行动,推广市级一体化办公平台,打造城市级掌上政务便民服务统一入口。纵深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对接RCEP等规则,探索建设“两国双园”,争创晋江进口创新示范区,谋划打造世界多元文化商贸中心城市。探索泉台融合发展新路。深化泉台在半导体、精细化工、医学检验等领域合作,支持泉台农业“两园一中心”创新发展。高标准加强遗产保护利用。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出台世界遗产管理规划。
五是聚力活化保护文化遗产,扩大海丝名城国际影响力。高标准加强遗产保护利用。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出台世界遗产管理规划。推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蔡国强艺术中心和南外宗正司遗址、德化窑、磁灶窑、安溪冶铁、永春苦寨坑窑等考古遗址公园有实质性进展。全方位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系统开展世遗城市营销,建设海丝文化主题系列街区,办好海丝国际艺术节、世界闽南文化节等。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4个、口袋健身公园110个,推广建设乡村博物馆,逐步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15分钟健身圈、农村十里文化圈”。
六是聚力低碳绿色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势。加强“两江一带”生态保护。开工晋江下游河道清淤项目、金鸡拦河闸上游水源地环境提升工程。加快白濑水利枢纽工程、永春马跳水库建设,做好“两江”连通引水、闽江北水南调工程前期。加快建设“蓝色海湾”,全面推行“湾(滩)长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考评,统筹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实施100个以上大气减排精准治理项目。实施100个以上流域精准治理项目,巩固市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启动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落实“双碳”目标任务。编制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推动石化、建材等产业低碳化转型,分区域分领域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工程,提高生态碳汇能力。
七是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高品质生活家园。增强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开展“技能泉州”“工匠泉州”行动,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发展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体的养老模式,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新增普惠性托位1000个。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序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2万个、中小学学位2.7万个,新建中小学教育集团6个,新增省级示范性高中5所。提高卫生与健康保障水平。加强流调溯源、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专业队伍能力建设,筹建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作业中心,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区托幼、居家养老、净菜门店、文体活动等集成服务,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在我看来,福建是一个被低估了旅游大省,尤其是对于人文旅行爱好者来说。省会福州号称榕城,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城市;备受年轻人喜欢的网红文艺之城-厦门;文化名城漳州境内土楼建筑等都为旅行者展示了闽地风貌。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让我们向所有老师道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让教育的美好绽放开来——写在第38个教师节□刘殊芳 从“呼唤教育情怀”,到“成长”“师道”“育人”“筑梦”,再到本届的“我最喜爱的老师”主题,全市“教育随笔”征文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六届,
泉州网9月9日讯 (记者吴聪伟)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群众组篮球比赛暨2022年福建省全民健身运动会篮球总决赛8日进行半决赛的争夺,泉州两支男篮继续高奏凯歌,双双晋级决赛。男子青年组(25—39周岁)半决赛,小组第一的泉州队迎战另一小组第二的
9月1日下午,“潮起东海·让爱筑家”2022泉州中央商务区品质家装节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筑梦家设计沙龙在东海“四朵花瓣”·工人文化宫圆满落下帷幕,共有18名设计师获得单项奖和金、银等各类奖项,5家家装公司荣获金牌设计团队。滑动查看更多据统计,
今年市两会期间,《关于泉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成绩,也展示了今年的相关预期目标、工作重点。新一年,泉州将弘扬“晋江经验”,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
今天凌晨!喜讯传来!泉州全域均为低风险区! 时间倒回9月11日泉州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为莆田关联病例)新一轮的泉州战疫由此打响9月21日晚,泉州市委书记王永礼来到市疾控中心,看望慰问中秋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陈起拓 摄)9月20日,泉州市
这五年,城市更大了这五年,乡村更美了这五年,日子更红火了……这五年我们亲历、我们见证、我们记录金秋时节,在中国共产党泉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东南早报推出“喜迎市党代会”系列报道。今天,我们邀请了泉州13个县(市、区)的13位摄影师,
阿拖施晓君微博知名旅游博主、自由撰稿人、旅行摄影师。走遍藏地的闽南女子,不定期做藏区小众路线的户外领队。微信账号: 阿拖施晓君要我说泉州是一个什么样城市呢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早上睡醒了来喝茶 夜幕降临了来喝酒铁观音是泉州的名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福建泉州市洛江区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今天(15日)下发紧急通知。通知要求9月15日下午起暂停线下教学,启动线上教学。 通知指出,泉州市洛江区各级各类学校(高校、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校外
7月25日,备受全区广大党员群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泉州市洛江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幕。颜丽明、郭宁、蔡永生、王伊景、陈逢生、李奉恒、陈政实、王志宏、涂德望、曾国家、古领华、张荣伟、蔡崇达、郑友飞在主席台前排就座。本次大会代表应到235名,实到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