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新城市志|冲刺申遗的泉州,有“爱拼才会赢”的基因

2022-09-11 17:38:31 17768

摘要:澎湃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2021年1月22日,福建泉州,石湖村六胜塔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石湖港的发展历史。人民视觉 资料图去年成功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的泉州,又迎来一件大事。日前,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拉开帷幕。这次“加长版”会...

澎湃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2021年1月22日,福建泉州,石湖村六胜塔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石湖港的发展历史。人民视觉 资料图

去年成功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的泉州,又迎来一件大事。

日前,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拉开帷幕。这次“加长版”会议,将审议2020年和2021年两个年度的世界遗产项目。其中一个就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

这不是泉州第一次申报世界遗产。2018年,泉州曾以“古刺桐”文化遗址项目申遗,但并未成功。此后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古泉州(刺桐)史迹”正式更改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让泉州作为中国海洋文明的重要代表性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印记更加鲜明。

二度冲刺是否成功,结果将很快揭晓。而这座城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成长之路,还在延伸之中。

申报世遗,底气很足

作为宋元朝时期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此次申报的遗产点就达到22处。

像海洋贸易行政管理机构与设施遗址、宗教建筑和造像、文化纪念地史迹、陶瓷和冶铁生产基地,以及由桥梁、码头、航标塔组成的交通网络,完整体现了宋元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贸易体系与多元社会结构。

目前,泉州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31处,在坊间有“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之说。

随着历史变迁,多种因素影响下,今日的泉州已不复往日“东方第一大港”的荣光。但是除了历史遗存,在现代经济发展上,泉州依然不负众望,是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之外,中国最强的普通地级市之一。

经济总量上,泉州去年成功跻身GDP万亿城市俱乐部,且连续22年位居福建省内之一。可以说,尽管泉州在舆论场上的存在感不是很强,如在福建省内,其知名度就远低于网红城市厦门,但经济方面眼下仍是福建的第一担当。

你可以不知道泉州,但泉州产的品牌,你一定多多少少耳闻。随便罗列一下——安踏、特步、鸿星尔克、361、乔丹、劲霸、七匹狼、九牧王、恒安等等,这些知名品牌,都是泉州造。

数量众多的品牌,共同撑起了泉州的工业强市地位。目前,泉州跻身中国十大工业城市之列,工业增加值把武汉、南京、成都等明星省会城市都甩在身后。

以2020年为例,泉州的三次产业比例为2.2:57.2:40.6。第二产业占据一半以上,这在今天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泉州的实业实力之强可见一斑。

民营经济,敢闯敢拼

泉州的工业强,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民营经济强。

民营经济是泉州的一大特色。媒体对此有“八八九九九”的概括,即民营经济贡献了泉州81%的税收、82.1%的GDP、93%的研发投入、96%的城镇就业、95%的企业数。

泉州民营经济突出,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自古就是重要的开放港口和贸易重镇,这为泉州植入了开放基因,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敢闯敢拼”的精神。

再比如,作为著名的侨乡,泉州的民营经济发展,在资金、市场、信息等多个方面都具有一般城市难以比拟的优势。

改革开放后,泉州充分利用侨乡海外关系,打好侨牌,承接“三来一补”业务,大力发展纺织鞋服、工艺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今天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相关统计,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750多万,港澳同胞76万,分布在世界各地129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为本地经济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不容低估。

还有一个被忽视的因素,就是自身地位的尴尬,进一步激发了泉州的自强精神。

在福建省内,不仅省会福州的地位比泉州高,厦门也是副省级城市。在政策、资源等多个方面,泉州都不占优。这样的地位,倒逼泉州必须在“夹缝”中走出一条“内生”式发展之路。所以,民营经济反而因此一枝独秀。

可以说,泉州的成功,确实如闽南语名歌《爱会才会赢》中所唱的——七分靠打拼。它以实力诠释了“爱拼才会赢”。

福州紧追,面临挑战

不过,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泉州受到的挑战也很明显。

如一直引以为傲的福建第一经济强市的地位,目前已经不稳。2020年,福州与泉州双双进入GDP万亿俱乐部,泉州之于福州的GDP优势已经缩小到百亿元左右。在福建明确提出“强省会”战略之后,福州在经济总量上反超泉州,相信只是时间问题。

此外,随着上个月福州都市圈规划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在都市圈时代,福州也跑在了泉州前面。

另一个隐忧体现在,泉州的传统产业结构,也走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关口。目前泉州的主打产业仍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一些鞋服制造业,被诟病为多而不强。而在近些年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产业浪潮中,泉州的反应也显得慢半拍。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近些年泉州知名企业总部外迁,成了一股风潮。像安踏、特步等把总部迁到了上海,还一些企业则相中了厦门。

企业的出走背后,是对泉州融资环境、人才供给等短板的直接回应。比如,泉州目前仍无一所能够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大学。

事实上,在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泉州的综合表现都远不如其经济实力。在目前的GDP万亿俱乐部中,泉州也是唯一一个未通地铁的城市。

公共服务方面的欠缺,不仅影响到企业的选择,也伤害了对人才的吸引力。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过去十年,泉州常住人口只增加了65.38万人,在全省的比重由2010年的22.03%下降到21.14%。

因此,贵为最强地级市之一的泉州,在新的城市发展大势下,要进一步突破发展天花板,还需要克服诸多挑战。

当然,完全可以相信,只要“爱拼”“敢闯”的气质不丢,泉州的运气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责任编辑:王磊

校对:张亮亮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