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18:16:45 | 浏览:2841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杨江参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在实际邻居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点小摩擦、小纠纷,如果没有处理好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导致邻里关系恶化,甚至可能引发舆论纠纷,得不偿失。近日,泉州洛江法院就处理了一起邻里纠纷引发的名誉侵权案。
家住泉州洛江某小区的业主大强与小花(均为化名)是邻居,小花同时担任小区业委会副主任,平时经常帮业主跟物业进行沟通,督促物业改进服务。
2022年6月的一天,大强因为小区设施问题向物业反映,但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回家后的大强越想越气,他认为业委会应当履行好职责,其反映问题得不到解决与业委会失职有关,于是一怒之下在小区业主群里指责小花,并进而上升到人身攻击,小花不堪辱骂与大强产生争吵。事后,大强将二人微信群对话内容打印张贴到小区的大门口、广告栏等地,以此指责小花不履行业委会职责并辱骂业主。小花忍无可忍,将大强起诉到洛江法院。
承办法官接到案件后,认真梳理案情,了解到双方并非因个人恩怨引起的矛盾纠纷,而是因为物业管理问题产生分歧,认为一判了之可能更伤和气,不利于矛盾化解。于是法官当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分析双方产生矛盾的原因,并让双方充分、冷静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特别是让小花详细介绍小区设施的建设情况和问题原因。经过坦诚沟通,双方对立情绪逐渐消融。
在调解过程中,大强也认识到自身错误并真诚向小花道歉。收到这份诚挚歉意后,小花当场表示认可道歉,并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双方也表示今后将积极沟通、减少误会,让这场不愉快就此“翻篇”。
法官表示,小区是城市生活的最小单元格,利用微信建立的业主群则应该用来信息传递、亲密邻里关系。因个人的不满情绪,在群里丑化他人人格、诋毁他人名誉,甚至发布侮辱性攻击性的语言,必然要承担口不择言的法律责任。
提醒广大市民,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虽然都是网络虚拟空间,但是并非法外之地,任何人在其中的言论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牢记“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做到文明互动,理性表达。
本文为海峡都市报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
编辑:余泓妍
实习生:廖莉梅
泉州网9月9日讯 (记者蔡紫旻 通讯员郭喜忠)8日,“喜迎二十大·侨批助发展”主题活动在泉州侨批馆举行。本次活动由泉州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市工商业联合会联合主办。活动旨在弘扬“晋江经验”、宣传泉商文化、服务民营企业,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澎湃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2021年1月22日,福建泉州,石湖村六胜塔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石湖港的发展历史。人民视觉 资料图去年成功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的泉州,又迎来一件大事。日前,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拉开帷幕。这次“加长版”会
企业在做搜索引擎优化时,收录抓取的原理是从爬行抓取--收录--建立索引--搜索词处理--排序,每个步骤都有他的核心要点。要想做好页面收录并且参与排名,我们要先思考下搜索引擎工作原理,下面多米咨询小编带你了解络营销推广之SEO优化快速排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