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18:30:16 | 浏览:666
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也是国内世遗大家庭中“最年轻”成员。申遗成功后,着眼于做好“后半篇文章”,按照省委、市委安排部署,泉州以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为目标,统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走近你我他。
回望漫漫申遗路,泉州申遗,在近十年按下“加速键”。十年来,爱遗护遗的城市底色愈浓。法治先行,《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相继出炉;守住底线,全市建成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化管理平台、不可移动文物监测系统、文物保护修缮和“三防”工程项目库等,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强化考古,与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省考古研究院等合作考古、建强平台;雕琢城市,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启动古城整治提升工程,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和名镇名村保护、古城街巷风貌综合整治提升。
十年来,抢抓机遇发展文旅产业经济。政策引导,《泉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陆续出台;专班推进,成立文旅经济产业发展小组,设立8个工作专班推进文旅经济产业发展(招商)工作;系统营销,融入“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等活动,年均举办文旅主题活动2000场以上,“世遗泉州”登上综艺平台、短视频APP,相关话题热度数以亿计。
文化遗产在泉州,逐渐成为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一种家门口的生活方式。
精心爱遗护遗
德化窑遗址连续四次 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
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出口商品生产代表性遗产点,位于泉州西北部山区腹地的德化窑系屈斗宫窑址和尾林—内坂窑址,崛起于宋元之际,穿越千年时空,一直被精心保护、用心传承。
2018年,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成为省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这个总面积约56.211公顷,包括屈斗宫遗址片区、尾林—内坂—大垄口—梅岭遗址片区的考古遗址公园,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
“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成为省文物局第一批考古遗址公园,这是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案例。”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告诉记者。
德化县发现的古窑址多达239处,遍布全县18个乡镇。为了保护好珍贵的涉瓷文化遗产,“十一五”以来,德化窑遗址连续四次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规划。近年来,德化窑遗址保护和管理进入更加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今年6月,福建省考古遗址公园现场推进会在德化召开,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作为代表,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保护好德化窑遗址,首先是规划先行。这些年,《德化县屈斗宫德化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18-2030)》《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2022-2035)》《德化窑环境整治与保护展示工程方案设计》等规划先后出炉,从顶层设计层面,为古老窑址保护指明方向。“德化窑遗址点多面广,是城市建设的集中区域,为了加大保护管控力度,德化窑址遗产点被整体纳入《德化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郑炯鑫说。
德化屈斗宫古窑址 (陈小阳 摄)
近年来,德化整合陶瓷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世界遗产名片,以世遗点、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推出一系列陶瓷文化旅游路线和旅游品牌。瞄准打造“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编制中的《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概念规划设计》,对屈斗宫、尾林—梅岭片区作出展示、考古、配套服务等功能区的规划与定位。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逐步落实保护规划及遗址公园规划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保护、展示、环境整治及配套设施建设,让遗址本体和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也让遗址公园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
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泉州更多考古遗址公园与世人见面:除了德化窑址考古遗址公园,目前公布的两批11处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中,永春苦寨坑考古遗址公园、晋江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考古遗址同样位列其中,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则成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
城市热度上升
泉州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活态的文化遗产、独特的城市韵味、包容的城市精神,泉州一次次获得认可、赢得殊荣。从“藏宝之城”到世遗之城,去年,“火出圈”的泉州,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
城市热度持续上升,白天与黑夜充满烟火气。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申遗成功一年来,泉州的旅游数据仍较为亮眼。根据携程平台相关数据,与上年度相比,前往泉州旅游的整体人次同比增长28.83%,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5.40%。
福建省金牌讲解员颜静怡说,刚刚结束的暑假,考察团、商务团和游客们纷至沓来,加上以学生为主力的研学团,几乎每天都有接待团队的任务。今年7月25日是首个“泉州世界遗产日”,这一天,古城讲解员杨成龙受聘为泉州遗产义务巡查员,在他眼里,泉州22个世遗点有魅力、有颜值、有内涵,希望能多贡献一些力量。世遗泉州在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关注的同时,也收获了各行各业的遗产志愿者、守护人倾力保护、宣传。
古城新区联动,夜间经济方兴未艾。古城西街东段聚集了非遗展示、老字号、文创销售、住宿、休闲、电影放映等不同业态,200多个商户年营业收入超过2亿元。泉州市领秀天地文化创意产业园、浦西万达广场、南益广场等商圈,成为持证上岗街头艺人活跃地段。看好城市潜力,市民小戴从夜市消费者转变为夜市管理人员:“我见证了泉州夜市从中心市区的华大学生街、西街等地,拓展到东海泰禾广场、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等新兴打卡点的过程,夜间消费人气越来越旺。”去年,泉州古城西街东段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本月,泉州市五店市传统街区、泉州市领秀天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串点成珠,串珠成链,全域“开花”。近年来,聚焦“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定位,泉州精心策划“世遗泉州”、“古韵泉州”非遗游、“全福泉州”祈福游、古城文化之旅、创意文化游、红色文化游、古城街巷深度游等精品线路。“海丝茶源·茶旅圣地”“海丝泉州·绿色生态之旅”“云端踏青 香约茶园”浪漫赏花之旅等线路,入选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线路、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古城徒步穿越”“闽南美好生活嘉年华”以及“一县一特色”等活动品牌逐渐深入人心。
□本组文字:蔡紫旻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今天获悉,在全球发生疫情的特殊情况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2020年旅客吞吐量在全球机场的排位位居第一。根据2019年度全球客运前20名机场已经公布的数据,就202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表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目前高过世
好消息!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正式启用在即!新航站楼长啥样?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小布提前探营T2航站楼,马上为你揭开他神秘的面纱~↓↓↓提前探营T2航站楼T2航站楼位于1号航站楼的北面,保留了“白云”主题的弧线形主楼、人字形柱及张拉膜雨篷等特有元
白云机场有新"面孔"啦~广州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钢结构网架现已全面合拢,外部工程基本完成。新航站楼有什么新面孔呢?容量为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新建办票值机柜台292个,登机桥92座,建筑面积超62万㎡。 停车楼22万㎡, 车位1556个
红酸枝是今年人们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因此交趾黄檀刷新了价格高度,更大的原因是东南亚的红酸枝已经靠不住了,需要另辟蹊径。看似很平凡的红酸枝,慢慢也变得稀缺,未来的红酸枝该何地取材? 在世界的范围内,红酸枝分布的不多,仅在东南亚以及美洲地区有
巴里黄檀(Dalbergia bariensisPierre ex Prain)隶属于豆科(Fabaceae),黄檀属主产于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和老挝,在红木木材市场上,巴里黄檀的俗称是花酸枝,简称花枝。在红木市场上,大部分厂家将它标注
本文原创,版权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在我国,近视数量高6亿,几乎占据总人口的二分之一,而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已高居世界榜首。其中,我国初高中生以及大学生的近视率已经大于70%,这个数据还在陆续上升,而且趋近于小龄化,七八岁的儿童,已经开始
山西太原,中小学生在山西省眼科医院排队检查视力。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河北邢台,小学生在做眼保健操。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浙江杭州,暑假期间浙医二院眼科中心人山人海,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做视力检查。光明图片/视觉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
图/IC photo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10月14日是世界爱眼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
10月13日是今年的世界视力日。专家指出,近年来,青少年儿童近视、弱视、斜视等眼病高发,威胁儿童眼健康,亟待引起重视。保护青少年儿童视力需要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形成合力,构建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网。“儿童近视低龄化趋势让人担忧。”中南大学爱尔
世界视力日或称世界视觉日(World Sight Day),活动始于2000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盲协会共同发起,日期为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世界视觉日为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导,结合国际防盲组、国际狮子会、奥比斯等